彩人间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聯系我們

“模糊會計” 探討

發布者:上海茂育:發布時間:2014-03-25
    會計是一種價值形式的計量和管理活動。 會計思維中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尋求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公正性和效益性, 這同時也是各級各類管理必須重視的內容。 但許多的經濟活動及其影響并非都能進行精確的幣值數據度量, 尤其在預測、決策以及績效分析中常會遇到數據無法明晰、行為的價值難以明確認定等情況, 需要運用模糊性思維予以估計和度量。 因這種考量與傳統的會計明晰性原則相悖, 姑且將其表述為“模糊會計”。
一、觀念的提出:
  模糊理論源于數學, 比較典型的有禿頭認定以多少根頭發為準、 從一塊西瓜地里找尋最大或較大的瓜等模糊問題的思辨。作為會計來說, 當把經濟效益作為其根本目標后, 在人們面前同樣存在大量不明晰的模糊計量問題, 譬如產出的多重價值或正負價值的綜合權衡; 不同產出質量層次與成本的適當匹配;組織或個人行為的客觀凈效用值估算等等。 這些單憑感覺或歷史數據來判斷顯然不妥, 解決之道即權衡利弊、 講求效益之道, 相應涉及到價值上的模糊計量問題。
  “模糊會計” 實際上是分析和處理事物價值上模糊性現象的一種理論和方法,要求對于幣值上不明晰的現象及行為后果通過相關數據信息的集合、 分解、 推算等, 分析估算價值得失、 從而在效益上相對定值。 其計算有特定對象和目標, 但往往難以精確核驗,目的在于權衡客觀利弊并指導管理。 比方說, 要了解某不適當行為對社會形成的負面影響額度, 就需要在抽樣調查基礎上綜合判斷、 估計各種直接和間接損失或損害, 并為明確相關人員責任提供幣值依據。
  模糊會計理論的形成基于模糊理論和行為“價值最大化” 目標的結合。值得注意的是, 這里的價值絕非財務會計所記錄的價格收付, 而是客觀上的獲益額, 更通俗地說要在價格收益或者說利潤基礎上進行加減。 因此其立足點往往不在于表面的得失,而是深層次的利害權衡, 含從長遠、從社會角度進行的計量。 例如需要從企業創造凈收益中扣減的產出負價值可能包含: 產品或商品在價值交換中由于欺騙或壟斷價格等形成的不等價的超值收人;產品因劣質對消費者身心危害造成的受損值; 企業產出行為對生產者、 周圍居民身體或社會生態環境的惡劣影響等等。 通過模糊計量的方法可發現收益與價值的差異, 并為調整不適當所得、制約各種負值行為及社會的公平公正提供量化的依據。
  對于模糊會計的理解應明確的是: 模糊并非數據或結論的不可知, 而是指數據形成來源的泛泛或不明晰,需通過調查分析獲取信息, 并將許多非貨幣性數據或現象轉化為幣值量度, 以比較、權衡利弊和指導組織及個人的行為。 盡管計量得出的結論可能與最優、 最宜及精準等存在著差異,但差異是可控的。
  現代社會里, 由于經濟活動的復雜, 人們生活色彩的多元化, 運用非精確計量進行管理和決策的地方很多。例如現代會計中的行為會計、 社會責任會計、 人力資源會計以及戰略管理會計、環境會計等等均需運用到模糊會計的思維, 其應用相應十分廣泛。
二、 模糊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
  從企業角度來看, 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普遍重視貨幣上的得失, 然而其思維只是停留在賬面上的收支盈虧是不夠的。理論上客戶和消費者利益、 社會責任以及企業自身的長遠利益均屬應予考慮之列, 管理者和普通職工個人收益亦應依行為價值來科學認定, 而這些要求如果沒有可操作的客觀價值計量原理及方法的指導,就很可能只是紙上談兵。具體來說, 企業需要應用到模糊計量的有:
  1. 質量成本和綜合效益分析:
  成本監控是會計的任務之一, 但絕對地談控制成本很明顯是錯誤或片面的。成本控制必須與產出結合才有意義, 包括不同層次的質量其成本耗費的差別分析。
  以往許多教材將“利潤最大化” 作為企業追求的目標, 這其實是一種觀念上的誤導,并給中國社會為賺錢不擇手段現象的泛濫提供了理論支撐。 但修正只講利潤、 不講質量、 不講價值的觀念就需要從人類理性角度客觀計量得失, 就需要運用模糊會計思維。例如設計選擇一套產出方案需要考慮的因素可列表如下:
  盡管任何企業都必須講求利潤, 但單一的思維極易走向片面。 作為政府部門則應從政策、資金等方面鼓勵和支持對社會長遠利益有利的行為, 打擊“唯利是圖” 特別是帶來嚴重社會負面價值的行為,而這一切都基于客觀價值的估算和計量之上。
  2. 行為正值和負值的計量。
  組織和個人行為均可能對社會、 對人們生存與生活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也即形成正負價值, 這種計量并非易事。 譬如故意作弊和失誤其負價值差異很大, 要求運用到估量、 推算; 當行為導致利弊兩方面的后果、 或者效用產生由多人共同努力形成時,其行為價值差異的具體分析也涉及價值上的綜合、 分解等方法, 即模糊會計問題。 同理, 獨創的價值比“踩著別人肩膀” 的成果其價值量至少要高出若干倍。 不了解價值本質就可能導致管理或決策失誤,或者在用人上、 薪酬方面等埋沒表面可能不起眼的“鉆石” 人才的價值而高抬外表華麗的“玻璃”。
在環境會計中也常常涉及到模糊數據的處理:
  假如一個有利潤的企業, 產出行為中存在嚴重的社會環境污染或對職工健康的損害,影響數據可從其直接損失、 間接損害、 潛在危害等負價值表現入手, 模糊集合確認并用幣值量化。 具體分析從略。
  上述之外, 企業未來效益預期、 經營風險及防控投入、 項目可行性分析等都包含著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判斷和估算,直觀、 明了的數字往往并不能在正確指導行為上起作用。
三、 模糊會計在非企業單位的應用:
  政府作為公共秩序和社會公正的維護者, 其行為的績效評估更涉及到大量的模糊計量。政府(含司法) 部門必須承擔制約嚴重背離價值的價格收益和各種損害公共或他人利益、 形成負價值行為的制裁責任, 重視企業等組織及個人行為可能或實際帶給社會的價值利益或損失的分析。對政府的投入應以價值上的需求為依據, 根據社會所得的估算判斷財政撥款的適當性。 政府績效評估則需通過對社會治理成效、 進步狀況或普遍性問題的大小等業績調查判斷行為價值量,將估算的社會獲益額與財政預算內外投入進行比較, 以度量政府行為的凈效用值, 并以此作為預算或人員調整的依據。
  評估政府行為業績值是一項復雜的價值分析工程, 具體可采用的方法有:直接估價法、 區間定位法、 價值分解法、 綜合權衡法、 平衡分析法、 標準差異法以及排列組合、 概率分析等模糊計量方法。
  以平衡分析法為例, 這里的平衡主要指獲取的收益額與消耗額要保持在一個應有的比例中,或者說后者不應大于前者。 一般來說, 產出效果、 效能或價值越大, 付出的代價也應呈正比例增長, 這就需要結合作用與效果的分析來判斷人力、 物力的必要消耗。 在制定預算時要考慮資源投入的重要性和消耗的必要性,實際控制中則需依具體情況進行彈性調節, 以減少不適當消耗或避免投入不足帶來損失, 使成本—效益始終處于最佳比值狀況。標準差異法則是根據部門或個人實際履行責任狀況確定現實與績效標準的差異,判斷有無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職責的情況, 進而從價值上確定其差異的額度,明確相關部門或人員的價值責任 (或適宜的獎勵)。
  教育等事業單位同樣存在著價值和效益的模糊計量問題。 以高等教育為例,其產出含數量和質量兩方面的度量。 學生數量涉及到效率問題,需要與投入或耗費相比才可評價優劣。 教學質量則體現在學生素質的提高和潛能的增長上, 假定某人經過高等教育培養,從能力和品格上都能夠勝任較復雜的專業工作, 年創值能力由 1 萬增長為 3 萬元,其 2 萬元創值潛能的提升就包含著教育的價值。 學校總體質量評估可以根據學生普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淺、 社會應用能力的分析、綜合素質上優劣生比例以及畢業后的社會反響等模糊信息, 給院系教學質量估計出一個從 0.1 到 1之間的質量系數, 不同的質量系數直接反映出教育行為單位價值的高低。 將系數依產出層次換算成的單位價值與畢業學生人數相乘,可得出產出值數據, 以此減去勞務報酬以外的耗費總額即可得出學校產出的凈效用值或者說行為價值總額。
  個人行為值的模糊計算則關系到薪酬的合理性問題, 在度量中應建立一系列價值表現的評價指標并確定其權重。以教師為例, 績效工資的發放即應根據教學質量、 數量等的測評估算個人行為值并與薪酬掛鉤。  
模糊會計還可應用到非組織個人行為的得失計量, 比方說要計算冒著生命危險拯救落水兒童的行為價值,需要假設: ①該兒童在觀念上的所值, 如十萬或百萬元; ②判斷拯救行為的難度系數并與前者相乘, 這個系數在 0-1 之間(沒有難度則價值微弱); ③假設一定范圍或程度的名譽能折算多少幣值……, 有了這些估計后, 就可以大致確定出該行為的所值和應有獎酬了。 其他個人行為———特別是對社會造成負值影響或損害后果的行為,均可運用模糊計量的方法大致確認其應承擔的責任額度。
四、 模糊會計與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會計知識體系也不斷發展, 并大踏步地向各經濟管理領域滲透。當我們把目光投注到以貨幣為尺度的價值得失計量或估算時, 實際上就已步入會計的范疇。 狹隘的計量只站在自身立場上考慮, 高端的會計計量則需要從客觀價值和效益角度來思考并指導管理、控制和決策,相應無可避免地涉及到運用模糊性材料和數據進行利弊權衡、 效益比較等價值分析問題, 這也是行為科學、 績效管理等和會計思維的融合。
  模糊會計實際上是管理會計思維方法在各領域的延伸應用, 主要為科學管理提供思路。許多情況下, 客觀的效用比賬面的收支更值得管理者關注。
  我們的管理應從機械式運作、 依葫蘆畫瓢或憑感覺辦事等簡單思維中走出來,針對各單位、 各部門不同情況, 以價值為導向、 效益為目標正確處理各種事物, 履行各種管理職責。 僵硬、 思維單一和只重表面文章屬于管理的“愚昧”, 把握住最終的客觀效益并實施動態的分析和管控才抓住了根本。
  模糊會計只是科學管理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之一, 它雖不能解決各種社會問題,但卻提供給我們一種理性的分析思維方法, 告訴我們如何抓住管理要點, 把復雜的事情理公平、 理簡單。 模糊會計并非會計學分支, 也不可能建立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 的準則。 它要求立足現實、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但萬變不離其宗, 這個宗就是客觀價值上的得大于失, 而不僅僅是單方面的利益,需要從一個較高層面上去正確度量。 模糊會計的把握和應用狀況與操作者的態度、能力有關, 或者說價值思考層次上的差別表現著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品質上的差別。

我們的優勢:

品牌理念品牌理念 標準流程 標準流程 有效溝通有效溝通專業管理 專業管理客戶視圖 客戶視圖優秀團隊優秀團隊品質保證品質保證無憂售后無憂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設備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懷天下
生產基地:上海松江工業園
銷售中心:上海市普陀區祁安路88-6號
電話:86-021-56311657 56411696 傳真:86-021-56411696 公司郵箱:shanghaimaoyu@126.com
Copyright 2013-2023 教學設備廠 滬公網安備 31010702001294 號
彩神-彩人间 三分快3-彩人间 网信快3-彩人间 手机购彩-彩人间 快盈彩票-彩人间 购彩中心-彩人间 凤凰快三-安全购彩 优信彩票-彩人间 网信彩票-彩人间 趣购彩-彩人间